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南充人大网

首  页 动态快递 原文及答复 质量评价

编号:290
提出时间:2014年2月15日
标题:关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及园区建设的建议
领衔代表:唐仕海
附议代表:
主办单位:市农牧业局
协办单位:
交办时间:2014年3月21日
办结时间:2014.7.28
督办单位:
提出代表评价:未表态

 关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及园区建设的建议

 

我市现代农业及园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现代农业及园区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强力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据统计,我市各县(市、区)已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一县一品”和“一县多品”的格局。全市已建成千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521个,年出栏生猪800万头;建成标准化的桑园达到99万亩今年发种达55万张,产茧1700万公斤;已建成20个万亩柑桔基地乡镇,总产量可达45万吨;成片栽植速丰林78万亩;建成优质粮油基地120万亩……先后涌现出了“大林程式”、“先锋模式”等亮点,201012月,全国首批51个,全国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花落南充,就是对南充现代农业及园区发展的充分肯定。

我市现代农业及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发展速度慢,地域特色不突出:

    与国内发达地区比,我市的现代农业及园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周边地区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尽管自然环境条件好,但区位优势不明显,特色不突出,品牌不响亮。

    二、园区产业结构及品种单一,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在园区建设上,缺乏系统科学规划、道路体系零乱狭窄、产业结构及品种单一,在一个区域内,不管是深沟、水田还是坡地,都进行一个模式整治,也不管土质结构,进行单一种植,违背自然规律和科学原则。种养业不配套,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布点不合理,一方面造成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副产物及废水无处排放,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种植企业无天然有机肥(水)利用,大量使用化肥,农产品品质不高。     

三、产业链条过短,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与市场脱节:

生产上仍以传统品种为主,如柑桔、蔬菜、粮食等。在产品的商品化处理方面,也显得十分粗放,像柑桔这种适合分级分等销售的农产品,目前也绝大多数是以统货销售为主,而蔬菜、海椒等需保鲜储运的产品,却缺少相应的设施设备。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产后服务环节较少。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往往有很大的盲目性,只能“凭着感觉走,抓住梦的手”,是“因种而卖”、“因养而卖”而不是“为买而种”、“为买而养”(订单生产)。

    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低:

南充现有的几个现代农业企业除雨润和汇源规模大点外,其他的开发面积和投资规模都相对偏小,品种也比较单一,缺少战略性投资者的加盟,因规模小成本高,许多现代农业科技实施难度大,导致企业因生产技术及条件落后而品质上不去,效益较低。

    五、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弱:

目前,农村劳动力奇缺,从业人员以5070岁人员为多,大多数是小学及以下文化层次,能种庄稼就不错了,哪能有什么技术不技术的,更别说参加什么培训了。

    六、农产品质量标准意识差,农产品品牌少,即使有品牌的也没有闯出市场来:

南充自1999年开始实施“品牌助农”工程,截至2012年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虽然已突破5620件,但仅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四川省著名商标38件,南充市知名商标212件,大多数商标被束之高阁,空有其“牌”。

    七、农业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全国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52%,牧业占33%,林业占3.9%,渔业占11.1%;而南充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占51%,牧业占43%,林业和渔业各仅占3%。林木是地球的肺,水体是地球的肾,提高林业的比重,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绿化及改善环境;提高渔业比重,增加水域湿地面积,不仅能给居民提供优质蛋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够改善我们的空气质量,提升居住环境。

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及园区建设的建议

我市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年均温15.8--17.8℃,年降水量在980--1150毫米之间,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约占全年的45%,秋季约占25%,冬季约占5%,春季约占25%,降水变率较大,常有旱情发生,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大,因此做好蓄水保水工作是搞好农业生产的关键。

    耕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的精华,而且是人类生产的根基,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资源,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十分重要。我市土壤包括5个大类、10个亚类、31个土属、85个土种,其中以紫色土、水稻土为主,土质最适合农作物生长,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耕种面积的增长提供了条件。

在农业领域应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机械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此,针对我市现代农业及产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一、对现有园区进行提档升级:

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布局优化、企业集群、产业成链、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建、搬迁企业补链发展,形成园区企业之间原料(产品)互供、资源共享,推进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行园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建立农业观光园、休闲垂钓园、瓜果采摘园、民俗体验园、保健农业园、科技示范园等。

    二、新园区规划建设:

    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扶贫、商务、环保、农机、交通等资源,结合我市丘陵地区的地貌特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一条或几条沟(一村或几村)为单元进行综合立体生态规划。对山坡进行整治后,大行距栽种经果林,林下种植饲草、中药材或其他经济作物(根据土质的不同选择具体的品种),割饲草喂养兔、羊、猪、牛;山脚筑坝造塘,蓄水养鱼和种植水生经济作物,饲养鸭、鹅或其它水生动物;坝后田地进行条田化改造,种植水稻,稻田养鱼、鳅、鳖、蟹等;坝侧坡地种菜或花卉苗木。养殖废水往上抽,可以浇灌山坡林草;往下排,可以灌溉稻田,生物资源循环有效利用。构建粮、菜、畜(禽)、渔、林及加工、物流、旅游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推广畜(禽)—渔(沼)—果(蔬、林、草)复合型模式和上农下渔模式、工农业复合型模式等,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三、在保证粮食生产总量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林业和渔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

2012年全国农、林、牧、渔产值比分别为 52%3.9%33%11.1%;南充为51%3%43%3%;按全国人均水产品年消费28.4kg,按每千克20元计算,我市每年应消耗水产品42.9亿元,而我市水产品实际产值仅11亿元,大部分都要靠外地采购,水产品生产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我市的气候及地貌特征非常适合发展渔业。

    四、充分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在“特”字上做文章:

各园区应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土壤条件,从“名、优、特、新、稀”上着手,不能片面追求大,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将当地条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有所为有所不为。

    五、着力培育特色市场:

一要深入研究市场,既要研究产地市场,也要研究销地市场;既要研究当前市场发展动向,也要研究潜在市场发展趋势。二要着力建好市场。要切实搞好农产品市场的配套建设,特别是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兴建一批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不断完善市场网络和市场功能。我市是远近闻名的“果城”、“绸都”,粮食、生猪、水果产量都在全省名列前茅,要针对商品率很低且逐年有所下降的趋势,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六、围绕特色抓配套:

政府要帮助特色农业乡镇、村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专业生产经营农户为维护整体利益、增加经营收入而“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加大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品牌经营力度,来保护特色的永久鲜亮;科技部门要加强指导,帮助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研究室(所),或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形成良好的科研、应用及推广合作机制;农业、质监、工商等部门也要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责优势,帮助和指导他们实施品牌战略,强化特色产品的标准化、规格化建设和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使特色农业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双向延伸,加长特色农业的产业链,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七、抓好“特色”(品种),抓住“绿色”、“有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农产品品种、品质的需求不断增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成为“热卖”。发展现代农业就要积极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申报、认证;要从农业生产源头抓起,从品种选择、投入物控制、生产环境改造等方面,提升农产品品质。“特色”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必经之路,“绿色”、“有机”则是产品的身份证;而这二者结合就能使我市现代农业更具有生命力。

    八、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

从现在开始,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回归农田;办好农民技术学校,做好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使他们普遍掌握1-2门农业生产技术,实现依靠科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de

主办:四川省南充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蜀ICP备12014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