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1/12/21 上午12:00:00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四川南充人大网 >> 最新信息 >> 县乡传真 >> 详细内容
最新信息
组织机构
地方法规
决议决定
审议意见
制度规章
常委会工作动态
地方立法
监督工作
选举任免
法治南充
代表工作
人大论坛
工作研究
一府一委两院
县乡传真
区县动态
领导班子
公告通知
代表大会专题
代表之星
议案建议办理
南充人大好新闻评选
人大理论研究
调研报告
视频新闻
 
舞活旅游龙头 频传人大呼声
来源: 南充人大网 时间: 2016年6月16日 17:20

 

——阆中人大监督旅游发展情况综述

 

自2013年9月13日,阆中古城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历两载有余,“后5A”时期的阆中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这几年也陆续迎来很多机遇,包括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兰渝铁路的通车、嘉陵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等等,这些机遇也更加坚定了阆中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作为龙头产业来进行谋划和打造的信念,但是除去5A光环,抛开机遇,阆中旅游发展也面临保护和开发、旅游市场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现实问题。一直以来,市人大站在阆中旅游持续发展的角度,始终关注与旅游发展息息相关的古城保护、文化传承、景区和景点规划等事项,通过行使法定监督手段,在热火朝天的旅游发展中频传坚定的人大声音。

一脉气韵不能丢,守住古城文化灵魂

一直以来,古城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阆中古城也不例外,针对最近几年古城日益热络的老旧房屋拆建、商业开发、文化没落等情况,2015年6月17日,阆中人大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执行情况进行了视察,也召开了座谈会。

会上,部分人大代表积极踊跃发言,以直陈利弊、言之凿凿的语言,向市政府分管领导以及职能部门建言。

大部分人大代表认为,阆中旅游的核心在古城,古城的核心在文化,文化就是“千年古城”的一脉气韵,就是古城的“根”和“魂”。

人大代表们指出,现在,抓旅游、谈开发、道发展,讲的更多的是经济效益,而冷静下来看看丽江,有人说“今天的丽江,已不复当初的模样”。这种感叹源于丽江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对于这一点,阆中古城应该引以为戒,不能走别人的老路。我们要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深化这样一种共识,在古城走走看看,不单是让游客去看老院子、老街区,还要让他们享受一盘丰盛的文化大餐,而怎样配好这桌“盛宴”,还需要反复斟酌。

王萌、柯敏、袁嫣等从事古城文化研究、古城保护工作的人大代表更是诚恳地提出建议:古城要多一些科学保护,保持古城原风貌。古城不宜搞大拆大建,维持原始风貌最为重要,古城不“古”会失去韵味,若非要搞拆建,更好的选择应该是原址提升、修复和改造。拿丝、绸、电三厂来说,其作为阆中的一段记忆,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已然嵌入了阆中历史,虽说拆迁成为定局,但是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能否探索进行类似北京798等艺术区一样的改造,推动老建筑在保护中开发,应该会少留下一些遗憾。古城要多一些市井气息,保留古城原始功能。古城不能全盘开发,要维持古城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和居住区的现状,这是阆中古城有别于过度开发古城(丽江、凤凰)的显著特征,我们要守护好这份质朴和宁静。古城要多一些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交流繁荣。继续举办好风水文化论坛、“千年古城.万家书香”读书活动,吸引有实力的文化和传媒公司来阆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重视培养本土文化人士,充分发挥名研会作用,鼓励并支持外地学者与本土学者一道推动阆中历史文化研究深层次发展。古城要多一些名家大作,提升古城文化品味。古城贡院、道台衙门等建筑有众多匾额、楹联,它们在提升古城文化内涵方面意义重大,我们要想尽千方百计邀请书法名家,至少也应是国家级书法大家来书写匾额,以此借助名气,提升人气,产生名人效应,提升景区知名度和文化层次。古城要多一些创新发展,推动文化多元融合。主动“走出去”,向台湾台北市取经,发展文创产业,释放非遗潜在价值,挖掘民间工艺,推动阆中古城文化多元、融合以及创新发展。

景点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大”

一直以来,阆中旅游存在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游客留不住、待不久,旅游缺乏层次感。基于此,近几年阆中大力引进和开发旅游项目,也因此人造景点越来越多,所需的资金数额越来越大,财政压力愈发沉重。

对于这个情况,阆中人大在审查财政预决算时,是胸有陈竹、了然于胸的。

2015年3月,阆中召开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其中一个议题就是探讨后5A时期阆中旅游如何发展,阆中人大常委会主任杜永龙在会上作了发言,及时将人大常委会的意见、代表的建议通过学习会转达给市委、市政府。

杜永龙认为,阆中在旅游方面已经有很多项桂冠,“国”字号的帽子就有三、四顶,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让阆中旅游成为优质品牌,蜚声海内外,还要瞄准更高的发展目标,看齐国际、国内知名景区、景点,注重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提升,打造出真正引得来、留得住、叫得响,经得起游客检验的高品质旅游景点和景区。阆中旅游的精髓始终是古城,其它景区、景点是配角,旅游项目的选择和建设一定要量力而行、逐步推进,而不应图景点多、景点大。

杜永龙建议,目前,阆中不宜再上过多旅游项目,把现有的景区、景点打造好、管理好、维护好,提升品味,搞好营销,增加效益。

狠抓“三产”服务质量,努力提升城市形象

一直以来,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通过各种渠道,向人大反映节假日期间阆中旅游市场存在餐饮、住宿载客等行为。人大也通过召开常委会审议政府专项报告、成立专题调研组了解情况等方式,督促加大旅游市场的监督力度。

与此同时,市人大专门就“三产”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专门在人大常委会上向市政府、涉旅部门作了通报,以此点醒市政府,督促其引起高度重视。

2015年10月中旬,在市人大召开的常委会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凤林通报指出,“去年国庆刚过的10月9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估委员会决定,取消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景区的5A级资质,对云南省丽江古城景区等 6 家5A级景区严重警告,并限期整改。这是自国家实施旅游景区评鉴制度以来,最严厉的一次整顿和惩罚。”

与会的常委会委员表示,山海关景区被摘牌的原因是存在价格欺诈、环境脏乱、设施破损、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反观阆中这些问题是不是一点都不存在呢?常委会委员在审议发言时认为,阆中古城创5A时间不长,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阆中要守住、用好5A这块金字招牌,说到底,还是要靠提升“三产”的服务质量,因为这关系到阆中作为旅游城市的整体口碑和形象。

常委会委员建议,要花大力气整治节假日期间阆中住宿、餐饮等行业随意涨价、欺客宰客等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有损阆中形象的行为。可以借鉴其他古城的一些做法,比如针对商户的欺客行为,古城景区每隔200米可设置一个举报箱;针对出租车不打表,可吊销当事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针对环境卫生脏乱差,可每月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针对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可给予当事人上限处罚……

始终坚持生态打底,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

一直以来,阆中是“天人合一”的风水宝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一方好山、好水、好空气。然而,让阆中人引人为傲的良好生态,在最近几年面临诸多威胁。

2016年4月,市人大召开常委会,听取审议了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黎艳光、王勇等常委会委员审议认为,阆中旅游要实现长久发展,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大到空气、湿地、“一江四河”、山川树林,小到一草一木,都是推动阆中旅游持续发展所应关注的焦点。

颜昭、曹云平等与会人大代表建议,阆中作为旅游城市,要想“旅游龙头”舞得好,就应该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当前,尤其要重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食品安全、农产品和生活环境等问题,特别要盯紧苍溪化工园区的潜在威胁、古城污水直排、金沙湖水质污染等问题。

总的来讲,以上委员的发言以及监督仅是阆中人大近年来持续性、不间断地关注阆中旅游发展的冰山一角。此外,跟旅游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事项,市人大也倾注了心力,包括古城污水直排、古城鱼翅广场湿地保护、东方广场乱搭乱建、七里大道隔离栏设置、老城区停车场建设、姜家拐屠宰场关停、老君山砖厂关闭、大佛寺违法搭建等,这些涉及阆中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能够直接影响阆中旅游发展走向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改进。

(阆中市人大办   杨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