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区人大:融合发展建家站 代表履职展风采2025-04-28      点击:

人大代表家站是社情民意的“交汇点”、代表履职的“直通车”,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近年来,南充市高坪区人大常委会对标落实市人大代表家站建设“五有”要求,在“怎么建、怎么管、怎么用”上下功夫,做实家站融合发展文章,拓宽代表履职新方式,形成家站“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良好氛围。

以“三个融合”联动建家,筑牢代表履职“主阵地”

“我们在白塔街道人大代表之家融合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力量设立‘未来托管中心’的初衷,是因为群众在代表之家反映,很多城市打工家庭孩子放学、放假之后存在接、管困难。收到意见后,街道人大在代表之家设立“未来托管中心”,组建代表陪护团轮流陪护,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提及代表家站融合发展的具体做法,高坪区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彭希梦娓娓道来。

为了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高坪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线上融合高坪人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建设“码上见代表”掌上家站,线下因地制宜、融合提升27个代表家站。

资源融合。家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调查研究联系点、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群众常来常往之地融合发展、共建共享。

力量融合。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提升代表履职质效;融合群团组织力量,拓展家站服务功能;融合社会组织力量,扩大为民服务范围;融合社情民意联络员力量,延伸联系群众的广度与深度;融合人民群众力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监督代表履职。

功能融合。通过联建共建,把代表家站建成了代表学习交流履职平台、政策法律宣传平台、社情民意汇集平台、便民服务综合平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平台等功能平台,使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

 以“三亮三评三服务”开放管家,激发代表履职“源动力”

建家有力,也应管家有方。高坪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家”门常开,在代表家站等醒目位置专设公开栏,及时晾晒代表“三亮三评三服务”情况:

常态化公开代表信息和履职承诺及成效,做到“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强化履职监督;适时公开代表“纪实自评、向选民述职测评、区乡人大综合评价”情况,做细履职管理;定期公开代表及代表小组“服务基层治理、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相关情况,优化履职服务。

“通过‘三亮三评三服务’,让代表之家成为代表履职活动展示窗,让我时时牢记身份、处处规范言行、事事作好表率。参加代表小组活动或会议时不好意思当‘举手代表’‘哑巴代表’了,在家站接待群众时不敢敷衍了事,不能砸了代表招牌。”区人大代表、白塔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向国军说。

以创新实践赋能高效用家,奏响代表履职“最强音”

“家”门常开,用好才是关键。

“家”的意义,是让每个声音都有回响,每次奋斗都有回响。驻“家”领导干部代表带头探索“家站+服务”“家站+产业”等新模式,推动驻区1000多名五级代表常态化进家入站为民办实事、助力基层治理。去年来,依托家站收集省市6个立法项目30余条意见,解决了还房办证、城乡供水一体化等一大批群众的烦心事。会龙集镇市政配套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清溪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江陵镇元宝山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入选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三个一百”典型案例。

“站在‘家’的门槛上,一脚是责任,一脚是远方。”白塔街道代表之家联络员、社区书记杨帆代表介绍到,街道人大工委探索运行“2345”机制,让代表之家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让社区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眼前。去年11月中省16家主流媒体聚焦高坪代表家站融合等工作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白塔街道代表之家融合实践的创新举措在今年召开的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上作了现场交流。

“‘家’的温度,是用倾听焐热诉求,用行动丈量承诺。”连任四届区人大代表、81岁的张顺成深有感触地说。他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为民奔走代言,促成了上千件矛盾纠纷的圆满化解,十几本厚重的民情日志详细记录了履职足迹,被进“家”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

“我们将以全省代表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家’力量,与时俱进写好融合发展文章,持续擦亮代表工作品牌,讲好新时代人大故事,把人大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势能。”在4月25日全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座谈会暨代表工作推进会上,与会人员交流分享学习贯彻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时纷纷表示。

图文来源|南充市高坪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作者|成英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de

主办:四川省南充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920X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蜀ICP备12014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