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法院满意票7票、不满意票0票,县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局满意票7票、不满意票0票……”6月4日,南部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现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翔逐一宣布测评结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营商环境的“考官”阵容里,多了7张新鲜面孔——来自制造业、服务业的市、县两级企业界人大代表。他们手持测评表,以“亲历者”视角为部门工作“打分”,为南部县营商环境优化争先行动写下最真实的“注脚”。
打破常规——邀请代表测评
去年以来,南部县委发起了“营商环境优化争先行动”, 全县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着力破解经营主体反映集中、矛盾突出的瓶颈问题,打造“政策暖心、服务贴心、监管省心、发展安心”的良好营商环境。
作为监督“主力军”,县人大常委会将此列为2025年重点监督议题。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县人大常委会打破“常委会组成人员单一测评”的传统模式,主动“打开门”邀请企业界人大代表参与。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翔坦言,“企业对政策的获得感、对服务的满意度,只有‘局内人’最清楚,这次邀请代表参与测评,这有利于常委会更好加强监督工作。”
参会的县人大代表、四川康泰旅行社总经理兼法人代表成桃说:“接到会议邀请通知后,我既意外又激动,可以坐在会场当面测评,说出企业的心里话。”
以评促效——护航企业发展
6月4日的会议现场,7名企业代表早已“有备而来”,会前,他们深入经开区、产业园区开展“沉浸式”调研,走访中小微企业,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会中,他们既是“听众”,更是“考官”。
会上,代表们认真听取了副县长杜翃宇所作的县政府关于营商环境优化争先行动落实情况的报告,并仔细审阅了县人民法院、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管局等9个部门(企业)提交的落实情况书面报告,以及县人大财经委关于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在审议发言之后,来到测评环节。分两组测评,在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满意度测评之后,7名企业界人大代表对9个部门(企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投票结果显示,均为满意。有的企业代表表示,“满意”不是“全优”,而是以前存在的“问题有回应、有行动”,希望进一步做好问题整改工作。
测评不是终点,而是整改的起点。会后,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将常委会组成人员测评情况、企业代表测评情况及具体问题,如实报送县委、抄送相关县级部门,并由县人大财经委对问题进行督办。
“这次测评让我们既‘红了脸’又‘加了压’。”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维护好公平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
让“企业参与评判”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拓宽了县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而且直接倾听了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有利于为企业投资兴业打造更好更优营商环境。
图文来源|南部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作者|高小渝 何苏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