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水土保持工作问题及建议
(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4月中下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南充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情况进行了检查。在检查前,农委组织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对南充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主要工作。水土保持法修订实施后,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加强工作领导。2012年以来,通过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法的宣传贯彻和教育活动,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明显增强。市、县两级都成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和相对独立的办事机构,全市各地先后出台了《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重大水土流失案件事件报告制度》等规范性文件22个,工作监管逐渐规范。建成阆中市、高坪区和金溪水文站监测点,纳入了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2013年起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重点小流域开展效益监测,为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二是加强预防监管。2017年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事项纳入市级“四联合”审批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更加规范。2014年以来,每年汛期各地均派出水土保持工作组,对生产建设项目全面摸底排查,并实行限期整改。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90起。三是加强生态保护。2012年以来,我市通过申请中央预算内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249.16平方公里。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生态产业。营山县建成红岩、顶子等一批高标准、高效益的水保产业示范片,仪陇县赛金河小流域建成万亩柑橘产业示范带。南大梁高速、嘉陵江梯级电站、南充四水厂、金鸡沟水库等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防止水土流失效果良好。
二、主要问题。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水土流失面宽量大,水土保持整体合力尚未全面形成,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水土保持意识不强,违法现象较为突出。一是日常监管不到位。一些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项目,多数情况下未严格落实有关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编制水土保持专章等规定。一些部门和企业水土保持的法律意识淡薄,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未经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擅自开工、项目竣工后未经水土保持管理部门验收即投入使用。顺庆、嘉陵、西充等县(区)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较低,均未达到中、省规定的90%申报率要求。二是产业发展破坏植被行为客观存在。检查发现,一些县(区)发展脱贫奔康产业园,无视自然生态,肆意铲除田、地周边植物;西充、南部、蓬安、高坪等县(区)在25°以上坡地搞农业林业产业开发,山地集中出现了“光山化”现象;顺庆、嘉陵等区部分工业集中区存在高陡边坡开挖,未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人为造成山体“荒芜化”,既违法又破坏了城市自然景观。三是城市建设普遍无视水土保持。近年来,全市各地城市建设中挖山填湖毁林现象迭出,不少城市山体被肆意开挖,山体破坏严重,建筑渣土随意乱堆乱弃。嘉陵江沿岸城镇周边非法取砂采石行为猖獗,造成河岸坍塌,水土流失严重。面对上述问题,个别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存在坐视不管的现象。
(二)工作监管机制不健全,部门协作配合不到位。一是工作机制尚不健全。顺庆、嘉陵和西充等县(区)水土保持工作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未建立方案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生产建设项目自主验收及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配套制度。二是执法能力不强。个别县(区)执法装备较差,缺乏取证所需的摄录设备和交通工具,仅阆中、南部、营山和蓬安等县执法设备较齐全。执法队伍综合素质亟待提升,执法过程中存在事实认定不准确、调查笔录不规范、案卷制作不及时等问题。全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专业人员不足5人,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下人员占比不到15 %。三是工作合力尚未形成。由于诸多原因,部分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单位支持配合不够,许多项目在没有制定、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仍为其办理工程立项、用地许可、开工许可等审批事项。大部分县(区)的房地产、工业园区和政府投资公司建设项目均存在上述问题,致使水土保持工作大打折扣。同时,市本级和大部分县(市、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多数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跟风拒缴、滞缴行为增多,全市该项费用征收环境不佳。
(三)水土流失现状堪忧,水保工作短板突出。一是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根据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5095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0.8%,强烈水土流失面积为942平方公里、占18.5%,极强烈水土流失面积为661平方公里、占12.9%,剧烈侵蚀程度水土流失面积为294平方公里、占5.8%。9县(市、区)中,南部县水土流失面积最大,为1003平方公里;仪陇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最大,为48.5%;高坪区的侵蚀程度最严重,侵蚀程度为强烈、极强烈和剧烈的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比例为47.4%。二是监测体系建设差距大。我市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较少,未实现全域覆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人员、工作经费未得到有效保障,监测数据网络共享未建立,监测体系还不完善,中小型建设项目多数未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造成的水土流失现状无法及时掌握。三是工作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南充水土流失治理主要依靠中省相关项目资金投入,地方配套资金较少,与南充水土流失严峻形势很不相称。与此同时,我市未执行中、省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和监测工作的规定,加重了水土保持工作经费短缺问题。
三、几点建议
对南充水土保持及防治工作严峻形势务必保持清醒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努力夯实水土保持工作基础。
(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始终提高政治站位,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提出的“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放在首要位置,让四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重要要求,认真领悟到位,贯彻落实到位,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干事创业、依法行政的全过程,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营造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二)坚持全面从严监管,大力加强水土保持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南充市水土保持规划》,科学规划项目建设布局,从严保护水土保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从源头上预防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严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优化水土保持方案内容,强化水土保持方案的刚性约束;实行最严格的水土保持执法,坚决遏制城市、农村山体“光山化"、“荒芜化”现象,对嘉陵江两岸采砂取石予以重点监管,坚决叫停无视水土保持的项目建设,以“未批先建”、“未验先用”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典型案件;继续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河长制工作,把水域、村庄、产业、生态进行有机融合,统筹治理,重点培育绿色产业、着力发展乡村经济、大力整治流域水系、恢复洁净水体、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实现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完美统一。
(三)坚持依法履职行权,着力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监管机构履职能力,全面实现机构、人员、办公场所、工作经费、取证设备“五到位”,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实现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检查、设施验收、规费征收、案件查处工作“五规范”。建立完善水土保持投入稳定增长、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运行机制和基层水土保持服务体系。坚持“谁开发、谁受益”,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土保持项目投资机制;各级政府应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同时建立部门联合协作机制。发改、国土、环保、农业、住建等部门要在项目审批、核准、编制规划、产业发展过程中,严格落实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要求,按照多规融合思路处理好相关规划、环境评价与水土保持规划的衔接,注重科学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尽力减少和积极防止人为水土流失;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把生态修复放在首位,将农林开发、城乡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纳入工作重点,实行严格的水土保持方案管控制度,将“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规定落到实处,积极消除新的水土流失隐患。
(四)坚持严肃问责追责,有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滥砍乱伐林木、非法取砂采石、严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重大隐患的问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法律规定,对相关人员坚决予以查处,严肃问责追责,努力营造南充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从政环境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要及时采取必要补救措施,通过修建截水沟、蓄水池、排水沟等坡面水系工程减轻水流的冲刷,采取高水平条带、边坡植树种草等措施提升水土涵养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
南充人大微信公众号
SCNCSRD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